(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西安2月23日电(记者杨一苗)经过三年的考古发掘,被黄沙掩埋了300多年的陕西清平堡遗址渐露真容。这里发现的大量塑像和建筑遗迹实证了明代长城两侧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这是清平堡遗址内显应宫的平面布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为明代延绥镇长城三十六营堡之一,也是当时的互市场所之一。清平堡修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弃置于清康熙年间,其南北长约600米,东西长约300米,弃置后为流沙覆盖。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于春雷介绍,清平堡的考古发掘工作始于2020年,目前已揭露出中心楼、南门及瓮城、显应宫、民居与商铺、堡外的寺院等遗迹,出土大量建筑构件、生活用瓷碎片、彩绘泥塑神像等。
这是在清平堡遗址发现的彩绘泥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其中,显应宫平面为长方形,建筑结构保存完整,由砖砌的照壁、大门、院墙、戏台、东西两庑、正殿、寝宫等部分组成,整体呈轴对称分布。显应宫的前朝后寝、戏台与照壁、东西两庑的结构,都体现出浓厚的中原文化因素。东西两庑出土的泥塑神像具有多民族风格,也反映出当时在清平堡内,蒙汉两族人民交流融合、平等共处的情况。此外,考古工作者还清理出10余间小型建筑,这些建筑住房内有砖砌火炕,院落中有碾房或磨房的遗迹,为当时驻堡军民居住的普通民居。
这是清平堡遗址内一处普通院落遗迹。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于春雷说,清平堡在修建之初既有军事功能也有商贸功能,营堡内留下大量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遗迹,以清平堡为代表的长城遗址是长城两侧民族与文化发生碰撞、交流、融合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