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妈阁庙
(资料图片)
澳门主要景点有妈祖阁、松山风雨亭、大三巴牌坊等。今天游览妈阁庙。妈阁庙,原名为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位于澳门半岛的西南端,临海而建。
澳门妈阁庙
妈阁庙始建于1488年的明朝弘治元年。整座庙宇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四栋建筑。
妈阁庙是中葡文化融合的起点,也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有妈祖阁联:
春风静,秋水明,贡士波臣知中国有圣人伊母也力;
海日红,江天碧,楼船凫艘涉大川如平地唯德之休。
澳门
妈祖又称天妃,是护航平安之神,相传旧时航海时,船中设妈祖棍,若遇大鱼、水怪欲靠近船时,就是用妈祖棍敲击船舷,使其不得靠近。
这里香火旺盛,祈福平安。
(二)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我们学习《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善于建树“德”的人不会轻易动摇,善于保持“道”的人不会轻易滑脱,如果子子孙孙能够按照这个原则行事,那么后代的香火就不会断绝。)善建,就是建立自己的德性,就是立德,立德立功立言。拔除不了,就是不拔。这就是真的立德,永久不被拔除。抱,就是抱一,一可以代表道,就不可能离道。吾道一以贯之。这样的话就会祭祀不断,就是香火不断。子孙所作所为世世代代流传,就叫做精神不朽,精神长期发扬下来。重要的就是立德。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以“善建”“善抱”为原则来修养自身,这个人的“德”就可以保持纯粹真朴;)这就要从近处做起,修道自己的身把身体当作修道的试验场。
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把这个原则贯彻落实到自家,这个人的“德”就是充盈富裕的;)无为,抱一,这就是修的很真实。做学问是给自己做,不是修给别人看。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在家庭内不斤斤计较。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把这个原则落实到自乡,这个人的“德”就会得到弘扬;)用抱一、无为来修,大家很勤俭,很负责,慢慢地发展起来,焕然一新。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把这个原则贯彻落实到自邦,这个“德”就会丰盛博大;)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把这个原则贯彻落实到天下,这个人的“德”就会无限普及。)不但是所有世界上的人,来效仿。普天同庆,国家与国家和平发展。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所以,通过自己的修治来观察他人,通过自家的修治来观察他家,通过自乡修治来观察他乡,通过本国的修治来观察其他的国家,通过天下的修治来观察天下。)用“善建”“善抱”来观察我们的修为。观:看自己德性是否很纯真,只有自己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家人和谐,长幼有序。老子只是说不要用伦理来虚伪。要提升道德。整个乡里守望相助。我们就是要无为,抱一。国家之间是否真的愿意和平相处的?还要爱护自己居住的地球。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我是怎么知道天下的情况的呢?)
以此。 (这就是根据以上所说的方法。)先看自己,修好自己。一个人要修德配天,把人德修得和天德一样。当人德能够配合天德,损之又损,保持天然本性。
这一章主要讲述修身的原则、方法和作用。道德、信念等这些东西虽然是无形的,但如果它们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就不会由于受到来自外界的诱惑而被拔除,也不会自行脱落。老子在本章描绘了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在这里,人们注重修身、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天下太平。
而我们知道,现实是复杂的,短时间内人类还达不到那种井然有序。安然祥和的理想境界,所以只能将其作为一种理想而已。
美国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的连环漫画《花生》誉满全球。讲述了自己失败的人生,终获成功。
英国作家夏绿蒂·勃朗特写出了《简爱》,实现了作家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