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三个陕西双一流毕业生体制内就业样本观察_世界报道

2023-06-01 12:56:28 来源:腾讯网

三个陕西双一流毕业生体制内就业样本观察

根据人民网报道,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青年人失业率继续上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就业竞争越发激烈,加之陕西本土就业环境的特点,近年来,更多希望留陕的硕士研究生将目光投向体制内工作。

省内双一流高校的就业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根据西安交通大学每年发布的毕业生就业报告,从2018年到2022年,被录取为公务员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09、139、161、191、239,硕士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分别是4.95%、5.37%、7.90%、10.08%、10.18%。这意味着,想要留在陕西的硕士毕业生,越来越倾向体制内工作。

01

即将进入6月,省内某985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李丽还没有找到工作。

李丽出生在陕西渭南的农村家庭,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路顺风顺水在中考、高考、研究生等“大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升学考试的常胜将军。目前,她就读省内某985高校社科类专业研究生,预计2023年6月毕业。

“我努力读书考试的初衷就是为了在大城市更好地生活,将我的父母也接过去一起生活。”李丽最初就业的目标设定为南方沿海城市的公务员,她从未想过留在陕西、留在家乡工作。

在李丽看来,达成她的求职目标应该并不困难。各省份都有面向名校毕业生的选调生政策,只有双一流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选调生,较国考、省考等考试,报名人数少、岗位发展好,竞争也相对不激烈。她知道,只要考上目标省份的选调生,就能实现她的目标。

■ 图源网络

然而,事情的进展没有那么顺利,李丽这一年来的求职之路屡战屡败。从去年9月开始,她陆续参加江苏、浙江、广东、天津、北京等省份选调考试,均陆续败北。

“可以说,只差一步”,最令李丽可惜的是江苏选调考试。她符合党员、校级荣誉、学生干部经历等所有报考条件,填报南京某市直机关岗位,高分通过笔试、面试,却在最后一关综合考察环节被差额筛掉。“主要原因还是我的荣誉加分不够,毕业学校也不是清北”,李丽是这样认为的。

原有求职目标的失利让李丽着急了,她开始“广撒网”,报考以前她从未关注过的省份选调,如陕西、贵州、海南、黑龙江、山东、吉林、山西等地区。此时,李丽的心态已经完全转变了,转变为一切为了上岸的心态,地域也无关紧要了。

经过无数次笔试、面试,李丽拿到了两、三个省份的选调录取资格。最终,李丽还是倾向于选择陕西选调。虽然她早已听说,按照政策,极大概率她会被分配回渭南工作。但是,在她现在看来,上岸的机会如同在大海里抓住一根浮木。如果放弃此次机会,下次考上公务员只会更难。

02

省内另一所985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刘名已经在转换求职目标了。

刘名出生于隔壁高考大省,高考六百多分的他进入了一所211大学就读本科,考研重新选择院校,二战上岸陕西省以工科见长的985院校研究生。他目标明确,选择陕西高校就读,就是为了毕业之后顺利留在西安工作。在他看来,陕西高考竞争压力小,就业机会多,远比回到家乡省份生活好。

在他们学校,来自隔壁高考大省就读工科专业的学生很多,他的专业往年就业率好、就业质量高,就业去向多是华为、阿里、腾讯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但是,刘名和他们专业的许多同学,将国企、军工研究所、公务员作为自身就业方向,希望进入西安的体制内单位工作。

■ 图源网络

“其实我之前根本没想进入研究所工作”,2020年,刚上研究生的刘名,最希望进入西安华为工作。西安距刘名家乡高铁不过2、3个小时,在华为工作工资高、发展前景好,且西安华为常年招聘,照往年的情况,以他的学历、专业和在校成绩,招聘进入西安华为应该不是问题。

三年前,他们专业大多数学生也会做出与刘名类似的选择。然而,疫情改变了这一切。在看到私企频繁裁员的消息后,从没想过进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刘名和他们专业学生,现在却纷纷倾向于体制内工作。

在西安,与他们专业对口的军工研究所、国企单位的求职竞争也异常激烈。刘名最心仪的一家研究所,在西安薪酬较高、专业对口、工作稳定、地理位置好,除了经常加班压力大外,其他条件都很符合他的需求。

去年,该所到他们学校进行校园招聘,“简历关”限定本科和研究生毕业院校都是985高校。也因此,刘名的简历都没过关,就这样与该所无缘。

为了留在西安,刘名选择降低预期,在研究所之外,也寻找其他军工和国企单位的工作机会。后来,经过同校师兄的内部推荐,他成功拿到了航天系统一家国企单位的offer。相对于研究所而言,这家单位工资更低一些,但是刘名已经很满意了。

03

“我只想留在西安的机关事业单位,不考虑别的地市”,王清远这样说到。

王清远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家里长辈也都在西安的体制内单位工作。她的小学到研究生阶段,也都在西安度过。对于她来说,和父母一样,留在西安的体制内单位工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为此,她选择就读西安某以文科见长的211高校法学专业研究生,以便在西安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中获得更多岗位的报考条件。

不同于李丽与刘名,在王清远的学校和院系,考公的氛围会更加浓烈一些。在专业的加成下,王清远的学长学姐们大多都进入了陕西各地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和他们一样,王清远从研一开始就研究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流程和考试内容,早下手做好了充足准备。

■ 图源网络

然而,不同于陕西选调,陕西省考、国考和事业单位考试的难度显然更大,加之王清远只考虑西安本地主城区的岗位,公考竞争更加激烈。

在备考的过程中,王清远发现,和她一同报考的往往是全职复习数年的考生,这些考生大多来自于普通本科学校,但备考时间长、准备充分。和他们相比,王清远在复习之余还需要完成硕士毕业论文,一遍遍地和导师沟通论文细节,复习时间显然很紧张。

在今年省考面试前一周,王清远接到了硕士答辩的通知。为了顺利毕业,她不得不分出精力投入毕业环节,面试准备只能暂时搁置。最终,本就准备没那么充分的她,面试以失败结果告终。显然,不走选调,失去名校光环的应届生要走公考这条路更难。

04

转眼间,2023年应届毕业生即将毕业。李丽已经签约了陕西选调,现在正在等待组织分配工作地点和单位;刘名已经开始在航天国企附近寻找合适的出租房,想要在入职前做好一切准备;王清远则匆匆签订了一个不满意的银行工作,她决定利用业务时间在职备考……

在陕西这片土地上,为何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想要留在体制内单位工作。我想,这或许是陕西就业市场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吧。

■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 | 新晴 | 陕西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