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安排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求,确保“营商环境突破战略”取得实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着力构建“1+1+1+6+N”保障体系,并于近日发布《2023年营商环境突破年专项行动方案》,从政务环境、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城市环境6个方面提出了46条具体举措,让各类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全力推动新城营商环境实现新迈进、新突破。
一、推动政务环境高效便利
(资料图片)
优化企业开办。深化商事集成注册改革,全面实现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等全部要素压缩至2小时内办结。
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将招商用地类项目分为招商、审批、建设、运营、项目退出五个阶段,实施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服务,推进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帮助项目定计划、办手续、推配套、送政策,做实做细“服务清单”和“配套清单”,让“配套等项目”,形成全流程质效提升闭环、全方位诉求回应闭环。
进出口贸易“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围绕进出口贸易从申报到通关,推出商品进出口、跨境电商、开办进出口公司等“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推动政务服务“以部门为主”向“以事项为主”转变,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政务服务“四化”建设。围绕“人性化、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整改提升工作,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率。推行“承诺办+容缺办”,推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等工作。
数字赋能新城建设。创新信息化招商新模式,上线试运营“CIM+招商地图”,把招商由面对面转向屏对屏的“地图式”模式,提高招商项目的落地效率。
优化纳税服务。拓宽纳税人缴费人诉求反馈渠道,利用线上问卷收集纳税人缴费人意见建议,实现“扫码提需”,足不出户“云解忧”。
二、推动政策环境充满活力
产业政策精准供给。围绕产业链,特别是临空经济、商贸服务、航空物流、先进制造、科技、双创、会展产业等编制各级产业政策包,实现“一链一政策包”,精准、及时制定并公布,做好政策发布,搭建查询平台。
强化金融政策供给。探索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吸引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的支持入区企业新模式,把对企业的直接奖补向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倾斜。
加快推进政策兑现。在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政策兑现“专窗”,依托使用“西咸政企通企业云”模块,实现惠企政策“一网查询、一键申请、一次办理”,推动普惠政策100%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申报办理,“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占比超过80%。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绿色制造、“上云上平台”、数字化车间、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化赋能项目。
三、推动要素环境保障有力
深化平台功能转化。定制化开发公、铁、空联运线路,开通全货运航线,扩大跨境电商B2B模式,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推进区外保税维修、RCEP服务中心运营,培育综保区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实现综保区产业链升级,促进综保区航空保税维修产业提质增效。
优化口岸通关流程。持续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优化“7×24小时”通关服务,实现“随到随检”快速通关;深化进口货物“直提直装”作业模式试点;创新“国际采购+自营运输”商贸模式;建立口岸营商环境问题清零机制,全面提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枢纽港国际竞争力。
搭建产业营商环境平台。探索从延链、补链、强链、市场供给、信息互补、资源共享和政策传导角度搭建产业营商环境平台,制定产业链清单,逐步引导普惠性营商环境向产业营商环境延伸。
提升园区服务配套。制定新城产业园区配套标准,规范园区服务体系和运营模式,打造“园区管家+帮办专员+专业化服务”服务,做到园区专人管理,企业专人服务,资源专人对接,推动政务服务向园区延伸,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服务驿站,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构建营商环境示范园区。
建立综合性融资平台。主动对接基金等金融机构,提前或同步介入招商引资洽谈工作,对项目融资方案可行性等提出专业意见,针对资金需求较大的重大招商项目,制定“一对一”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拓宽扩充项目融资渠道,发挥金融政策引导作用,吸引各类金融和投资机构落户空港。
推进“极简极速”审批改革。推行产业载体项目分期、分段联合验收,推广建筑师负责制和分级分类审批改革,组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队伍,实现重点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员全覆盖,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审批制,变为申领制,政府投资项目、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行政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55、25个工作日。
强化项目用地保障。推行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在新城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全面实施“交地即交证”;工业投资项目全面实行“标准地”供应,实行从土地招拍挂出让到开工建设“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结”,开展“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试点,探索“M0供地模式”。
。用水报装全面推行“1110”服务模式,用气报装全面推行“四零”服务模式,用电报装全面推行“三零三省”服务模式。
四、推动法治环境公正有序
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多元化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开展“一站式”“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推动新城涉外法治建设。用好“空中‘丝绸之路’投资贸易争端解决中心”和“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空港)中心”,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积极探索、推动涉外法治工作创新发展,为全国、全省的涉外法治建设提供更多的“空港样本”。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实施细则;强化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服务和垄断行业收费监管,建立常态化举报调查、问题主动发现机制;组织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
塑造“诚信空港”品牌。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坚决纠正“新官不理旧账”“击鼓传花”等政务失信行为;深化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现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
五、推动政商环境清而有为
畅通企业诉求反馈渠道。制定《关于健全和完善企业营商环境服务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双包一解”活动,建立“领导干部助企联络员帮扶+专业人员精准辅导”机制,对项目实行全方位帮办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和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诉求和困难。
开展“换位体验”活动。常态化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处投诉”活动,查找办事堵点难点,了解企业群众诉求,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办事流程不断优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完善企业诉求解决机制。制定《空港新城企业营商环境相关诉求及问题反馈协调办理工作机制》,建立“收集发现-梳理交办-限时办结-跟踪反馈-闭环销号”的机制,通过营商环境事项交办单,调动各部门发力解决企业关注的问题,针对问题一跟到底、闭环销号,做到“24小时接诉即办、双周动态清零”。
六、推动城市环境宜居宜业
优化城市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实施一批互联互通道路工程,新增、优化、加密新城内部以及与主城区公交线路,打通便捷出行“最后一公里”。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严把方案设计关和建设品质关,形成一批创新城市发展和品质城市建设的典型示范,实现风貌特色示范街和品质建设示范路,持续推进“15分钟便民圈”建设。
持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围绕企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才吸引的需求,加快人才住房、文化体育、商业综合体、酒店、高品质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和新型能源站、变电站、公共停车场、充电桩、城市公园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规范门头牌匾治理,加强城市停车管理和消费诚信建设,持续提高城市亮化、净化、美化水平,引导、规范发展“夜经济”和“地摊经济”,凸显城市温度和烟火气。
“1+1+1+6+N”保障体系具体包括
“1个行动方案”:《空港新城2023年营商环境突破年专项行动方案》。
“1本服务手册”:营商环境企业服务手册。
“1套服务清单”:审批事项清单、配套需求清单和政策清单。
“6个环境”:“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打造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打造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打造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打造亲清有度的政商环境”“打造宜居靓丽的城市环境”。
“N项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企业服务与诉求协调办理、考核督办、“双包一解”“换位体验”以及系列宣传活动等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机制。
哪里有“阳光雨露”,哪里就有“万物生长”。空港新城将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努力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大地的“实景画”,让更多优质企业在空港聚集、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