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煤基金总经理秦笙在主题为“基金投资促进能源城市产业升级”的演讲中,介绍了榆林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环境,榆煤基金如何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通过投资不断促进榆林当地的产业升级。
榆煤基金正式成立于2018年,是依托于能源之城榆林而发起的政府引导基金。据了解,榆林作为中国著名的能源城市,位于陕西最北部。这座“因煤而富”的城市,除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天然气、石油、岩盐资源等也十分充裕。
秦笙。资料图
(资料图)
以资本串联产业,促进当地产业升级
秦笙表示,榆林的资源禀赋优势,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当地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下游产业资源重点集中在煤化工相关领域,再往下游扩张时则在招商政策、招商目标和产业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短板。
政府引导基金恰好可以作为桥梁,起到以资本串联产业的作用。由此,榆煤基金应运而生。基于对榆林产业布局的深度研究和把握,榆煤基金把投资方向定位在精细化工领域的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
秦笙坦言,在榆煤基金具体投资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缺乏足够数量的本土项目。相较于省会城市西安,榆林的民营企业数量有所不足。当地大部分企业做煤炭贸易、初级化工、建筑工程等领域,真正具有投资潜力的企业相对较少。
二是,缺乏足够充裕的创新人才。在西安,高校数量庞大、科研人才资源丰富,可以为创新创业持续助力。但在作为普通地级市的榆林,高精尖人才的数量相对较少。
三是,缺乏足够丰富的产业结构。榆林产业底蕴扎实,但产业结构单一,大部分产业集中在能源、化工领域。如果希望引进整车制造、半导体、航空航天等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缺乏相应的核心企业及配套产业。
四是,在精细化工的投资方向,找到非常适宜的项目难度也很高。
秦笙解释称,本身精细化工企业的范围就比较小,这类企业要能落地在榆林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比如原材料供给、客户范围、能源价格等。
“从过往经验来看,精细化工项目整体的落地周期也很长。一个项目从接触到决定落地,至少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当企业决定过来时,又将面临项目立项、程序审查、资质审批等程序,这也带来一定的落地不确定性。”秦笙说。
针对上述难题,榆煤基金采取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一是通过以招商引资为目标的投资方式,去解决本地没有足够多项目的问题;二是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招才引智,引进新鲜人才落地;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去逐步补充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链条完善;四是利用政府引导基金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梳理、整合榆林的产业结构和下游企业。
加强五方面能力建设,构建引导基金核心竞争力
秦笙指出,榆煤基金的投资,可以概括为“投资+产业+招商”的模式。基金投资完全不局限于本地,80%的项目投资都在外地。投资这些外地项目后,再把企业引入到榆林当地扩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长板和短板,我们在筛选项目时,就要找能够极大程度发挥榆林长板、跟当地产业能够形成高度契合效应的项目。”秦笙说。比如说有些项目来到榆林扩产,能够降低成本,形成很好的经济效益,就非常合适去投资。
秦笙认为,找到能够在榆林强链、补链,带动当地产业升级的项目,是榆煤基金的基本投资逻辑。这个逻辑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需要政府引导基金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在他看来,做直投为主的政府引导基金,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直接投资能力;其次,是深度研究能力;三是,产业资源牵引能力;四是,政府渠道的对接能力;五是,兼顾招商、安全、收益的平衡能力。
“我们需要建立具有独特竞争壁垒的地方政府CVC。”秦笙说。对地方细分产业的理解和资源把握、对地方政府资源渠道的熟悉程度等,都是外部基金管理人短期很难复制的,也是地方政府CVC非常独特的竞争壁垒。未来,榆煤基金将继续通过基金投资去赋能,不断为能源城市的产业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