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全球时讯: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留住历史根脉 传承中华文明

2022-11-23 20:32:14 来源:腾讯网


(资料图)

群众新闻网讯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始终加强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绥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努力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强化保护,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为了加强绥德县对其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在过去的一年里,陈列馆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等系列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开展了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申报工作,预申报国家级传承人3名,申报并通过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非遗传承人16名。建成了秧歌、传统医药、泥塑等4个传习所。在广泛进行非遗普查工作后,编印了《陕北· 绥德唢呐曲牌》《陕北秧歌》书籍,发行《陕北·绥德唢呐曲牌》光盘,录制了《陕北秧歌》音乐U盘,用文字、影像的方式对我们的非遗项目进行了收集保存。打造了非遗小剧场,每周定期开展非遗展演活动,营造了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以陈列馆为中心,打造辐射乡镇的传习基地,在崔家湾镇苏家圪凸村打造了国家级项目陕北秧歌(南路秧歌)传习基地,目前已全部布展完成。

发挥优势,保护成果人民共享

一年来,绥德县文化馆、非遗小剧场免费开放培训、排练、辅导活动90余场,服务人次达1.5万余人;陈列馆接待约3万人次,其中包括省市县各机关单位学习、各大报社、媒体采访、节目录制、各大院校主题教育学习、旅游团红色旅游路线等,陈列馆还开展了中小学生课外研学活动,提供“有声、有形、有感”的文化游览,目前已有2000余人次的中小学生走进陈列馆,近距离参与实践互动,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和魅力。陈列馆还组织开展了春节非遗线上展,线上展播了伞头秧歌、绥德平安书、绥德剪纸、陕北秧歌等非遗项目,同时,还开展了“陕北民歌新时代——群众广场歌汇”大赛,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乡村振兴非遗同行”为主题的惠民演出分别走进多个乡镇、景区、学校等地,一年共计70余场。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培训,目前累计开展7期秧歌培训,1期石雕培训、5期剪纸培训、3期唢呐培训、2期非遗传承人和文化站骨干培训,涉及全县各个乡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益宣传活动当日,邀请全县54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现场展示,共展出剪纸作品550幅,泥塑107件,石雕127件,柳编45件,芦苇制品20件,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文旅融合,非遗活化路径拓展

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位于国家AAA级景区绥德县文化广场旅游景区内,陈列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非遗文化打造特色活动,在馆内增设传承人展示互动区,展示石雕、泥塑、剪纸、绥德平安书、陕北民歌,通过传承人的表演、制作的过程,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中心。陈列馆以旅游线路为依托,以“非遗”体验区为载体,推进“非遗”元素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游客领略绥德县的“非遗”产品魅力。

下一步,陈列馆将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出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线路、旅游文创产品,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应用5G、AI、VR等前沿科技手段,让游客获得沉浸式的观赏体验,在不改变“非遗”真实性基础上,赋予“非遗”生机与活力,促进“非遗”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增强文旅经济内生发展动力。

绥德县文化馆副馆长闫慧说:“对于我们非遗保护工作来说,我们应该更加坚定地扎根于人民,扎根于陕北这块土地,更深入地进行田野调查,发掘丰富非遗资源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在尊重人民、适应时代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如今,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绥德县一张亮丽的名片。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将持续致力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家门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传承和基层文化遍地开花,人民群众获得越来越多的文化实惠。(记者 李婷)

关键词: 陕北秧歌 传统文化 陕北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