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传统手工艺世家,成年后选择出国学习动画,留学期间的一次交流学习对他的影响很大,让他决心回国,经过十多年沉淀,成为了市级非遗传承人,他想趁着年轻在非遗传承方面发挥更大的力量。
【资料图】
留学时期的一次交流学习让他决心回国 如今成为非遗传承人
1986年,张倍源出生在西安的一个传统手工艺世家,从小跟着家人学习面塑技艺,面团、面塑刀成了他儿时的玩具。1997年前后,11岁的张倍源在电视上看到了日本动画片,鲜艳的画面色彩、生动的动画人物,让从未见过的他眼前一亮,就此萌生了动画梦。
成年后,张倍源前往日本学习动画制作,但是,一次偶然的交流让他深受影响,他开始意识到儿时的梦想也许已不是自己的追寻目标。
留学期间,他和同学前去博物馆学习交流,博物馆里展示的一些藏品是唐朝文物,文化特征非常明显,同班的国外同学知道他来自西安,想让他详细介绍一下,但张倍源讲不出来,很多藏品他根本不认识。面对提问,张倍源愣住了,他无法解释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也无法向其他国家的同学传播中国文化。
张倍源回忆,这件事对他的冲击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我们会经常与各国的同学交流,聊天时都会被问到是从哪里来的,之后会开始介绍各自家乡的文化,在交流中能明显感觉到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文化自信,而我却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我并不了解我的家乡。”
在文化交流中,张倍源意识到自己的留学目的是错误的,他当初留学一心只想单方面去学习。在焦虑与自责中,张倍源决定回到家乡,重学传统技艺,立志要将中国传统技艺面塑文化传播出去。
刚回国时,张倍源受到不少冷嘲热讽,听说他回国后开始捏面人,很多人都觉得不理解,也不看好。“我这个人性格很倔强,别人越是觉得我不行,我越要做出成绩给他们看。”
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学习,2019年,张倍源成为西安市莲湖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莲湖面塑制作技艺传承人,如今有68名徒弟,10岁至60多岁的徒弟都有,其中还包括外国人。
没有草图在脑海中构思建模 是为了不受限制随时创新
10月19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来到张倍源的工作室。和好的面团放置一晚后颜色泛黄,揪下一小坨面团在手中反复搓揉后颜色逐渐变得亮白。张倍源解释,是因为面团里添加了油、盐、酱、醋,隔夜后盐会凝固,重新搓揉这些“佐料”就会挥发,面团也会重新变软、方便塑形。
不是食用的面团,为什么还要添加“佐料”?张倍源说,油可以让面保湿,不容易变干;盐可以增加面团的硬度,变得Q弹;酱其实是酒,可以让面团长期存放同时覆盖面团腐烂的味道;最后添加醋是为了防腐,这样做出来的面塑就可以一直存放,不容易腐烂、破裂。
在张倍源的指导下,记者尝试着在手中揉搓的面团变白后开始塑形,面团在手中受力均匀的揉搓八秒左右,就会变成表面光滑的圆球,之后使用面塑刀雕刻面部五官、表情。
张倍源使用的面塑刀为亚克力材质,不容易划伤手,这些刀都有不同的名称:开脸刀,一头宽一头窄,用于雕刻人物面部五官、表情;挑刀,用于挑刻花纹,这种刀一头长一头短;片刀,可以当成真的刀使用,不会伤到手,此外还有牛角刀等。
张倍源先将面团固定在木棍上,然后用手捏出神话中长寿之神寿星的头骨骨架,之后使用开脸刀在面团上雕刻出了三庭五眼。为了让人物更生动,他还使用挑刀将嘴角弧度挑成月牙形,人物面部瞬间变成了笑脸,在使用工具雕刻期间,张倍源还用手捏面团,让面部颧骨肌肉更饱满。
不到一分钟,一件简单的寿星面塑作品就完成了。相比摆放在桌上的其他作品,这件作品颜色就是基本的面团颜色。张倍源说,面塑的色彩工艺与泥人制作时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是面塑和泥人二者最大的区别。
张倍源介绍,面塑的颜色是在和面时就形成了,不同颜色的部位就使用不用颜色的面团,将各个部分制作完成后,再组装在一起,就像穿戏服一样,按顺序将面团“穿戴”好,而泥人的上色则是将做好的造型抹一层新泥,磨光晾干后,再用颜料画上去。
记者留意到,张倍源的工作室没有任何草图。他笑着说,自己在制作面塑时从来不画草图,他之前学习过动画和雕塑,这些学习经验让他可以在脑海中直接建模,雕塑过程中也能更注重细节。“我不喜欢画草图也是担心自己的创作被限制,在脑海中构图就可以随时创新、随时调整。”
想趁年轻再努力分享、传播家乡文化
张倍源的工作室有七件北京冬奥会主题的系列作品,他有些骄傲的说,这些作品算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一共用了20多天,每天制作八小时左右,这个系列名为“一起向未来”,用七个面塑作品呈现了北京冬奥会的七大项目:钢架雪车、自由式滑雪、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其中雪车是创作系列作品的思路源泉。
“灵感就是来自国产雪车诞生的故事,这件作品得从底部开始慢慢往上看,人物形象是男性,脚上穿的是中国传统红色棉鞋,穿着白色秧歌裤,头上戴的航空帽其实是红旗雪车的一部分,上半身赤裸但肌肉饱满,展现了人物力量。”张倍源说,这件作品最后的亮点是,将人物的胳膊换成用雪车元素改成的机械臂,展现中国的智慧与力量,左手是红色,代表奥运之手,欢迎全世界的朋友来到中国;右手为白色,代表科技与未来之手,同时与头部的宇航帽连接在一起,意味着一起走向未来。
除了运动题材,工作室里还有不少其他主题的作品,每件作品都有名字和故事,比如戏曲系列作品名为“练”,表达了传统文化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名为“丝绸之路”的系列作品展示了各国贸易往来、礼乐表演等场景,重现丝绸之路盛景。
张倍源说,他的作品都是有故事、有内容的,他不是凭手艺得到大家认可,而是靠作品故事吸引人,“好的作品得有故事、有文化内涵,才能吸引人,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今年36岁的张倍源已成为西安市级非遗传承人,他说,“很多事情要趁着年轻不断努力,然后站在更好的平台去分享现在、明天、未来该做什么,我也希望自己能站在更好的平台,面向世界发挥更好的力量,趁着年轻去分享、传播自己家乡的文化。”
文/图 华商报记者 田睿 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