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49岁的李先生(化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十余年,全身关节肿痛并伴有双下肢破溃,长期服用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近日因皮肤破溃反复发作,需依靠轮椅行走,于是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风湿免疫内分泌科就诊。
医生查体后发现,患者右侧小腿后外侧、外踝和左侧外踝处处可见破溃,双下肢色素沉着明显,且病史中未出现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风湿免疫内分泌科杨西超主任根据患者特点考虑此疾病为类风湿关节炎(多关节)与类风湿性血管炎。
医生立即采取止痛消炎、调节免疫、抗感染、改善病情抗风湿,改善循环、抗凝等方法治疗。目前,患者关节疼痛明显缓解,皮肤破溃处逐渐恢复,正在规律治疗中。
杨西超主任介绍,目前已知的类风湿性血管炎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为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遗传因素三者相互作用,其好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遗传基础及潜在免疫异常的人群。临床表现为皮肤血管炎损害,局限性可触及紫癜,躯干非特异红斑,血管梗塞,大疱和溃疡,病情轻重不一。重者侵及中小动脉,有广泛的系统性损害。全身症状和体征有中度发热,乏力,肌痛,关节痛,腹痛和胃肠道出血,胸膜炎或肺浸润,心包炎,轻度蛋白尿和血尿,视网膜出血以及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受累。
杨西超主任提示,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反复关节肿痛及皮肤破溃不愈合,溃疡等症状,不要过分紧张,请到医院就诊,按时用药,规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