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农业农村局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围绕健全体系、完善机制、推进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主线,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完善体系建设,强化组织保障。洋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每年与各镇(街)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绩效考核。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实现逐年增长。健全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和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机构,在镇、街道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备了必要的检测设备,达到了“六有”标准。村级配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生产主体配备了内检员,实现了安全监管与生产者“零距离”推进。将小主体、小农户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机制,实地监管有人员,重点区域有设备,打造出了农产品监管全面联动的新模式。
户外宣传
深化宣传引领,实现社会共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整理编写科普资料,积极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全面营造增强群众质量安全意识的舆论氛围。通过科技赶集、发放宣传资料、户外广告、电子屏、互联网等各种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政策、法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度、影响力。实行有奖举报,畅通线索发现渠道,动员全民参与,实现社会共治。
检查生产企业
完善监管机制,夯实安全责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建设,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有章可循的长效管理机制。今年对全县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再摸底、再调查,完善了监管名录。与全县128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告知书》《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实行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动态管理,夯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和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杜绝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2020年以来,累计使用追溯二维码14万张、合格证19.25万张。健全了农资配送网络,要求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实行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购买索票制度、实名购买制度和经营台账制度,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
生产基地抽样检查
健全检测体系,提升检测能力。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县农检中心实验室现已拥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检测设备40余台(件),基本满足了检测需求,2018年8月通过省级“双认证”。今年对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检测室进行标准化改造,配备检测人员,定期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研判,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布。要求生产主体建立了自检室,配备检测设备,定期对镇、生产主体检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检测能力和业务水平。洋州街道、龙亭镇等重点区年定性检测达到5000个以上。
县镇村监管人员培训会
强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效能。强化对县、镇、村三级监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监管能力。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实行监管服务全覆盖。每年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计划,按照风险等级,全县分为8个重点监测区和12个一般监测区,监管人员定期到生产基地检查指导,严格生产过程监管。积极开展优质农产品认证,其中有机认证15.1万亩、绿色食品认证0.23万亩、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12.52万亩、良好农业规范认证0.03万亩、名特优新认证5.11万亩,总认证面积32.9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7.98%。对产地环境、标准执行、体系管理、标志标识等不符合要求,不接受、落实管理部门检查指导意见的企业,责令整改或退出。开展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样,抽样涵盖种植业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近三年检测合格率99.95%,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与市监、公安等部门定期到农贸市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净化市场环境。制定了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开展农作物绿色防控,推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